第四十六章 以笔会友-《国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郑云德当然不会反对女儿找对象,只是希望她慎重选择,当然肯定得过自己火眼金星这一关。

    “行了行了,我的意思说我们不要太过干涉女儿的选择,免得又像高考那次一样。”

    话声刚落,潘芸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。

    高考一词,在郑家算是忌讳,无论是郑云德还是郑翠翠,都觉得这是心里一大坎,避而不谈。

    当初郑云德力主女儿读高中考大学,没想到后来高考却中断至今,算是人生一大遗憾。

    “唉,时代的造化,我们普通人又能有什么办法……”

    郑云德叹了一口气,想方设法岔开了这个话题。

    幸好郑翠翠插队后招工进入了八零一一厂,转为了吃国家商品粮的职工,这才让他心里好过一些。

    当父母谈论着自己时,郑翠翠正焦虑地守在华阳县汽车站前。

    她是没有谈朋友找对象,但这并不妨碍其交朋友。

    今天是郑翠翠跟笔友认识满一周年的日子,趁此机会两人决定见一次面,互相看看在纸上有过灵魂交流的对象到底如何?

    往来信件之中,两人算是志气相投,不然也不会有相约见面之举。

    虽然从沪江来到皖南山区,但在黄浦江畔读了10来年书长大,郑翠翠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是沪江人。

    她在工作后,一直喜欢向沪江的报刊杂志投稿,每年都有两三篇文章得以登堂入室发表。

    正是一篇描写从下乡知青到小学教师心理转变的文章,让郑翠翠收到了不少观众来信,从而跟其中一年龄相仿的人成为了笔友。

    笔友在这个时代,算是非常时髦的交友方式。

    这位到访的笔友是男同志,目前在黄山茶林场插队,是地地道道的沪江人,跟郑翠翠年纪相近,高中毕业后被早一年分配到皖南山区。

    黄山茶林场顾名思义,就是位于黄山脚下的林场,以种植茶叶为主。

    这里也是沪江市的一块飞地,由安皖省政府转交给沪江市经营,属于市农垦局管理。

    为了开拓林场版图,沪江市动员了6000多名知青在此插队下乡,算是皖南山区另一个沪江人聚集点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有相近的人生经历——高中毕业后没有机会高考被分配到皖南插队,同病相怜的背景,让两个人开始通过一笔一纸超时空相遇。

    手中拿着一本《牛虻》抱在胸前,这是郑翠翠跟笔友约定好的接头信号。为了表示自己不是肤浅的人,两人之间一直来没有交换过照片,直接跳跃到见面的环节。

    原定中午12点钟到站的班车却迟迟没有现身,110公里的路程大多是山路,正常情况的话只要3个半小时就能抵达。

    “可能路上出了故障,或者半路堵车,之前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。”

    比班车预定到达时间多等了半个小时候,郑翠翠忍不住去找售票处工作人员询问,得到了上述回答。

    “那还需要等多久?”

    想不到一大早兴致冲冲出门,眼下反倒被泼了一大盆冷水,浇得透心凉,郑翠翠心里很郁闷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的话还会在这里!

    等着吧,反正天黑前总会到达。”

    啪的一声,售票处窗口关上,工作人员不耐烦地离开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